本期节目探讨了对五四运动的全新解读,特别是其延续性而非断裂性。瞿骏教授,一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,以其著作《大风起兮: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,1911-1927》为基础,提出了 “长程革命” 的概念,将五四运动置于 20 世纪中国革命的宏大背景下进行考察。 他认为,以往的研究往往将五四运动孤立看待,而忽略了其与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以及对后世的影响。 更重要的是,瞿教授强调了五四运动的地域性,并非仅仅局限于北京,而是遍地开花,例如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也展现出独特的五四景象。 例如,他分析了 “老新党” 这一群体在五四运动中的复杂心态,以及钱穆等地方知识分子对五四运动的独特回应。 通过对这些边缘人物和事件的深入研究,瞿教授揭示了五四运动中个体行为的局限性和历史发展的复杂性,挑战了以往对五四运动的简单化理解。 这为我们理解五四运动提供了新的视角,也促使我们反思历史研究中 “上帝视角” 的局限性,以及如何更全面地理解历史进程中个体与群体、中心与边缘的关系。 最终,瞿教授通过对典型和边缘五四青年的画像刻画,以及对革命与民众关系的探讨,为我们理解五四运动提供了更丰富和深刻的解读。
Sign in to continue reading, translating and more.
Continue